諾輝健康遭“財務造假”指控后召開中報溝通會:提前實現盈虧平衡 會進一步采取法律措施
2023-08-22 18:40:08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8月21日盤后,諾輝健康(06606.HK,股價17.72港元,市值81.09億港元)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公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2億元,同比增長264.6%;實現毛利潤7.5億元,同比增長294.74%。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經調整凈溢利為6130萬元,而2022年同期則為經調整凈虧損人民幣1.062億元。這是公司首次實現12個月經調整凈溢利(即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較之前預期目標提前一年實現盈虧平衡。
在同日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諾輝健康董事長兼CEO朱葉青將公司的增長歸功于高壁壘的創新和高效率的執行,就公司收入的主要渠道、明星產品“常衛清”的收入確認方式、公司的人員數量、檢測能力和產品的技術研發壁壘做了詳細說明。
朱葉青長達半個小時的開場介紹非常詳細,再加上近百家的與會媒體規模,不禁讓人聯想到上周在市場流傳的一份“做空”報告(詳見《癌癥早篩明星公司半年報發布前夕被質疑財務造假 諾輝健康:嚴重歪曲事實》)。面對公司是否已經通過法律手段維權的提問,朱葉青表示“我們一定會通過法律手段去采取進一步的法律的措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年內擬將銷售費用率降至40%
在諾輝健康目前已經上市的三款產品中,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依然是其主要的營收來源,上半年實現收入4.9億元,較2022年上半年增長566.2%,占整體營收的60%;幽門螺桿菌消費者自測器“幽幽管”亦實現了大幅增長,上半年實現收入2.1億元,較2022年上半年增長147.4%;而噗噗管實現收入1.2億元,較2022上半年增長80.9%,收入和增速為三種產品中最低。
公司表示,常衛清銷售收入和所得毛利增加的原因來自銷量及確認收入的有力增長,及單次檢測收入的顯著提高。單次檢測收入的提升得益于醫院和觸達消費者的頭部渠道占比提高;銷量提升則進一步強化了生產和檢測的規模效應,降低了單次檢測的成本。
根據朱葉青在媒體溝通會上提供的數據,常衛清、噗噗管、幽幽管收入的主要來源均是醫院渠道、消費醫療、民營體檢及其他,常衛清的三渠道收入占比依次是52%、43%、5%,噗噗管的是2%、66%、32%,幽幽管的是1%、78%、21%。其中,常衛清的醫院渠道最為發達,在公司的醫院渠道收入中,民營醫院和診所的收入占比達95%,公立醫院占比5%。
“我們說的消費醫療是‘泛消費醫療’。”朱葉青表示,公司的消費醫療更多是To B To C的模式,即由隱性剛需推動B端推廣到用戶手中,B端包括三大類:保險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戰略合作伙伴,天貓、京東等互聯網平臺、健康管理平臺,體檢中心等民營機構。目前,平安集團是諾輝健康在消費醫療領域最大的合作伙伴。
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諾輝健康的銷售及市場開支為5.71億元,銷售成本為7517.4萬元,銷售費用率為69.4%。過去幾年,公司這一指標一直居于高位,2020年至2022年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92.21%、127.4%、72.56%。
諾輝健康首席財務官高煜稱,在公司初創時,很多市場銷售費用是先置的,隨著公司收入規模的增加,銷售費用率一定會迅速下降,但金額會上升,公司計劃銷售費用率到2025年降至40%。
貿易應收款項9.67億元
除了銷售及市場開支,應收賬款是諾輝健康中期報告中另一個突出指標。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高達9.67億元,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值虧損為218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6.8%,中報顯示該增幅主要由于應收賬款增加所致。而在2020年至2022年,諾輝健康的應收賬款連年攀升,分別為0.57億元、1.34億元和5.85億元。
對此,朱葉青解釋稱常衛清的收入確認以完成檢測服務為主,渠道合作的賬期少則90天,大部分渠道為90-180天,大的戰略合作伙伴或者醫院為180~360天,公司一般在開具發票以后才啟動收款流程,所以應收賬款較多,但從資金周轉率看,公司對應天數為150天至200天,優于同行業其他企業(如啟明醫療、艾德生物)的250天(約數)。
那么,這種商業模式是否健康?朱葉青表示,從過去的幾個半年度看,公司當期的實際回款總是大于上期的應收賬款,這意味著上期產生的應收賬款總能在當期收回,間接證明了這一商業模式沒有問題。不過,朱葉青也坦承目前公司向戰略合作伙伴談回款時“底氣不是那么足”。
“目前公司還需要合作伙伴的扶持以更快成長,但隨著我們不斷拓展渠道,擁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更大的產品知名度,我們的談判底氣會更足一點。”
而針對另一場必須直面的對峙——回應Capital watch對諾輝健康財務數據造假的指控,朱葉青并沒有說太多,他不打算公開與Capital watch的私下溝通,而是按照法律程序處理。
面對“諾輝健康是不是已經通過法律手段來維權”的提問,朱葉青表示“我們一定會通過法律手段去采取進一步的法律的措施......我們不希望任何社交媒體發的一些不負責任,沒有任何署名和聯系方式的報告影響投資人,影響媒體對公司的判斷。希望諸多媒體今后能夠更好地監督我們,更好地鼓勵我們,也能夠更好地報道癌癥篩查這樣利國利民的事情”。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最近更新
- 諾輝健康遭“財務造假”指控后召開中報溝通2023-08-22
- 七夕過最甜的生日,良品鋪子與陪伴大使小鸚2023-08-22
-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標準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2023-08-22
- 2023老年保健品行業消費調查及發展潛力分析2023-08-22
- 中國工程監理行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工程監2023-08-22
- 夜間經濟市場發展調研報告:創新夜經濟新業2023-08-22
- 戶外用品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2023戶外2023-08-22
- 蛋白粉市場有待規范 蛋白粉行業市場現狀分2023-08-22
- 濱江夜游,這些打卡點一定要去~2023-08-22
- ?北向資金今日大幅凈賣出63.78億元,工業2023-08-22
- 力佳科技(835237):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132023-08-22
- 平頂山高新區:搭“平臺”架“鵲橋” 深化2023-08-22
- 人民日報:建設虛擬電廠,助力綠色用能2023-08-22
- 德眾汽車上半年凈利潤下滑超六成 公司稱汽2023-08-22
- 睿遠基金旗下第四只公募產品要來了,還會是2023-08-22
- 疫苗概念股走弱,多只疫苗相關ETF跌超3%創2023-08-22
- 通信板塊快速拉升,通信ETF(515880)漲幅2023-08-22
- 數據要素概念股大漲!第一名選手突破50%收2023-08-22
- iphone5s上市日期(iphone5s上市)2023-08-22
- 酸洗板產業亟需升級 2023年中國酸洗板行業2023-08-22
- 2023年中國綠原酸行業市場發展現狀:龍頭企2023-08-22
- 2023上半年深圳共舉辦展會近80場 會展行業2023-08-22
- 1-7月上海黃金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2023-08-22
- 2023上半年線上消費觀察:提升生活質量的消2023-08-22
- 四川瀘州200余萬畝水稻進入收割期 預計產2023-08-22
- 為人處世:那些醍醐灌頂的社會經驗。2023-08-22
- 帶孩子旅游真正的意義2023-08-22
- iG發布七夕節祝福: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2023-08-22
- 每經操盤必知(午間版)丨創業板指跌1.3%,2023-08-22
- 通威股份上半年營收再創新高 新增200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