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時 | 這個“缺好大學”的省會,正在借力起跑
2023-07-30 18:37:2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614438
7月26日,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與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一行在鄭州舉行工作會談。樓陽生表示,希望武漢大學推動更多創新資源向河南匯聚,在一流大學鄭州研究院建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人才引進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與河南深化交流合作,助力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設,為河南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資料圖)
張平文感謝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對武漢大學的大力支持。他說,武漢大學將精準對接河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充分發揮教學、科研、人才等優勢,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教育幫扶等方面積極探索合作新模式新機制,促進雙方合作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邁進,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中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多貢獻。
解讀:眾所周知,河南缺好大學。為了補短板,河南也格外努力,其中一個動作便是建設“一流大學鄭州研究院”。早在年初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要“啟動運行一批研究機構,與中科院等加強科技合作,積極引進一流大學研究院落戶中原科技城”。
今年3月,河南官宣將正式啟動建設“一流大學鄭州研究院”起步區,其中四所高校研究院已經明確落戶——這當中就包括武漢大學,此外還有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目前,哈爾濱工業大學鄭州研究院一期已經投入使用。
其實,在城市引進高校的過程中,研究院是一種常見的合作模式,其有助于提升城市在基礎研發領域的能力。以哈工大鄭州研究院為例,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韓杰才曾表示,省校合作圍繞電子信息、能源化工、智能制造、航天科技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協同攻關,累計合作項目已達200余項。
同時也有利于地方人才的培養。數據顯示,去年哈工大鄭州研究院研究生培養規模已達351人,共享哈工大A類學科9個。按照當地媒體的報道,鄭州計劃利用3到5年時間,建設30家左右一流大學鄭州研究院,引育1萬名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后)。
但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跟高校之間合作開展異地辦學,所追求的并不是單純的規模擴張。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的特殊現象,異地辦學在過去一段時期集中出現。有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4月底,共有53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進行了異地辦學,共設立了166個機構,包括研究院、研究生院、分校區等。
教育部曾幾次對異地辦學按下“暫停鍵”,其原因包括部分高校對各校區統籌定位不夠,異地校區辦學成本較高,異地辦學大多缺乏高水平穩定師資隊伍等等。基于此,亦有專家指出,對于早期引進或正在籌備中的異地辦學機構而言,需要通過更為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比如加強辦學質量評估等方式實現順利過渡。
#動向
三部門聯合發布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了《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著力穩住重點行業、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充分激發內需潛力、積極穩住出口優勢、推動產業生態協調發展、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等6方面任務。目標是2023—2024年輕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4%左右,規上企業營業收入規模突破25萬億元。
湖北發布首期200億元政府投資引導基金
據湖北省財政廳消息,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26日正式發布。該基金由省級財政出資設立,首期規模200億元,后續根據運營情況逐步加大投入,并與省內各地形成聯動效應,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力爭用2年至3年在全省形成超過2000億元的政府投資基金群。據悉,首期200億元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發布后,已吸引85家投資機構與基金簽約合作,此外還有17個投資項目、17個市州與基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陜西到2025年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將達25%
近日,陜西省政府印發了《陜西省關于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指明了重點產業質量提升建設方向,同時分別提出13項主要指標目標數據。其中,到2025年陜西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預計達25.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預計達5%,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或將達8件,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預計達86。
5地入選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據文化和旅游部官方微信消息,根據《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號)有關規定,文化和旅游部組織開展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果驗收工作。經材料審核、實地暗訪、專家評審和社會公示等程序,通過驗收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正式確定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其分別是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區、迪慶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區、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陜西)。
#聲音
住建部長:落實好降低首套住房首付比、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近日召開的企業座談會上說,要繼續鞏固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態勢,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措施;繼續做好保交樓工作,加快項目建設交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住房城鄉建設部表示,穩住建筑業和房地產業兩根支柱,對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為方向,大力推動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建筑業“促投資、穩增長、保就業”的積極作用。
#數讀
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60.6萬億元,同比增長4.8%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8日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物流運行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160.6萬億元,同比增長4.8%,比1—5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物流需求累計增速整體呈回升態勢。
具體來看,上半年工業生產持續恢復,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3.8%,較1—5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工業品物流整體回穩的態勢較為穩固。從結構來看,新動能不斷積聚,創新發展動能成為重要增長動力。上半年,裝備制造業物流總額同比增長6.5%,航空制造、智能設備、新能源和半導體專用設備等領域物流總額增速均超過20%,高技術制造帶動物流需求增長的引擎作用繼續顯現。
#放榜
中國城市雙碳指數報告發布:深圳名列榜首,成都和青島進前三
7月27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發布《中國城市雙碳指數2021-2022研究報告》,從氣候雄心、低碳狀態、排放趨勢三個維度,對全國110個城市“雙碳”進展態勢進行了系統評價。
《報告》評價結果顯示,深圳名列榜首,成都和青島進入前三,北京、寧波、武漢、廈門、昆明、上海和廣州進入前十。寧波、鹽城、江門和威海的得分相比上年度有較大升幅,連云港、溫州等城市得分下降幅度較大。榆林、馬鞍山、日照、蕪湖、晉城等城市排名靠后。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介紹,與上一年度城市雙碳指數評價結果對比,110個城市指數總得分有所提升;但42個城市得分持平或下降,凸顯在全球復雜多變的形勢下,實現“雙碳”目標不能一蹴而就,必須持續付出艱苦努力。
最近更新
- 城市24小時 | 這個“缺好大學”的省會,2023-07-30
- 推特換LOGO品牌價值損失200億美元?專家:2023-07-30
- 2023上半年業績大漲,中國成第一大市場 2023-07-30
-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銀行保險機構應建立2023-07-30
- 曲線上市后首批盈利預告,交個朋友預計上半2023-07-30
- 圖說|地鐵17號線西延伸西岑站車站封頂,梁2023-07-30
-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晝夜奮戰搶修 超八成用2023-07-30
- 江蘇率先建立養老護理職稱體系 養老護理2023-07-30
- 水利部:加強河道應急清障和堤防巡查防守 2023-07-30
- 廣州出臺城中村改造新政 城中村改造探索設2023-07-30
- 離婚分割股份涉嫌“繞道減持”,證監會重磅2023-07-30
- 專訪 | B站李旎的真心話與大冒險2023-07-30
- 世茂集團連發三份財報,公司股票申請于7月32023-07-30
- 充電費用上漲將致電動車推廣受阻?多位專家2023-07-30
- 廣東發行100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多個省份2023-07-30
- 三棵樹(603737.SH)上半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82023-07-30
- 到2027年廣東省保育康復用品產業實現營業收2023-07-30
- 2023年中國電熱元件市場調研分析 預計到202023-07-30
- 聚氯乙烯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2023年中國聚氯2023-07-30
- 中國減速機行業市場發展現狀2023 多家上市2023-07-30
- 山東濰坊:“硬核城市”是怎樣煉成的2023-07-30
- 重慶單軌設備故障 車廂悶熱乘客砸開玻璃 2023-07-30
- “惠企中原·政在行動”惠企政策宣講到林州2023-07-30
- 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辭任2023-07-30
- 熱搜置頂!全網重磅報道江門這座地下700米2023-07-30
- 游客在恩施遭遇:導游變身算命先生推銷天價2023-07-30
- 大模型混戰,AIGC會重塑游戲產業嗎? 業內2023-07-30
- ESG行業觀察 | 三大電信運營商ESG評級引2023-07-30
- 因信息披露不準確 一拖股份及公司董事長被2023-07-30
- 公司快評 | 雷科防務董事伍捍東再次涉嫌2023-07-3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